欢迎来到河南大学教务处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河南大学关于报送实习数据的通知
浏览次数: 来源: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6日 发布者:

 

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试点使用“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我校作为试点单位,需报送2021-2022学年全体在校生学年内实习情况,数据报送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报送范围

此次试点信息采集内容为2021-2022学年全体在校生本学年内的实习情况(包括医学生在高校直属附属医院实习)

实习是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设有课程名称和学分,学生由学校安排或自主联系后经学校批准,在校内或校外单位开展的,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未纳入培养方案不记学分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为提升个人能力,自主参加的校外培训等活动,不包括在此次信息采集内。

二、信息分类

不同专业门类在实习的组织安排上各有特色,为便于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实习进行初步分类。

1.按组织方式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类:

集中实习:由学校统筹安排的实习,时间、地点相对集中。

分散实习:由学生自主联系并确定实习单位,并经学校批准开展的实习,时间、地点相对分散。

2.按实习目标和开展阶段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类。

认识实习是指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实习地点参观、观摩和体验(包括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形成对专业的初步认识的活动,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

专业实习是指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后,通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特定问题,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和运用的活动。一般在大学二、三、四年级实施(医学生临床见习、跟师学习归为专业实习)

生产实习是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后,结合生产实际,深化专业知识运用和创新的活动。一般在大学三、四年级实施。

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具备一定实践岗位工作能力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辅助或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一般在大学四、五年级实施(医学生临床实习归为毕业实习)

3.按实习方式分为虚拟实习、模拟实习和现场实习三类。

虚拟实习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虛拟仿真等手段建设的虛拟工作场景,在此虚拟场景上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

模拟实习是指在“模拟法庭”等拟真环境中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

现场实习是指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请各试点高校在填报过程中对照分类标准将现有实习归类,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向高等教育司反馈。

三、报送方式

1.请各学院安排一名实习管理教师,将姓名、手机号等信息发送到指定联系方式,建立学院账号。

2.登录全国大学生实习公共服务平台https://sx.chsi.com.cn/,下载操作指南,学习操作方法,并按照模板要求,填写学生实习情况数据并上传。

四、报送时间

本次2021-2022学年数据补报截至时间为105,请各学院尽快上传。

以后每月均需在系统上传学生实习数据。

五、注意事项

该系统和学信网数据对接,请各位老师认真对待数据填报工作。

六、联系人

商道真 魏聪聪 0371-22815652

河南大学教务处


  
                                               
                                                                                                           2022年09月16日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