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大学教务处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河南大学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浏览次数: 来源:教研科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8日 发布者:

 

各教学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办师〔2025〕107号)(附件1)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奖励范围

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奖励范围为我省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在师范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以及校地协同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原则上从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示范性项目、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及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等改革项目中培育产生。同时,需不少于2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且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

二、推荐限额

我校推荐限额为12项。

三、推荐要求

(一)成果内容要求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必须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围绕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思路、方法和措施,经过实践检验,对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效果显著,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特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卓有建树,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

一等奖教学成果应提出自己的理论,或者发展和完善已有的理论,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对教学改革实践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重大成效,在全省或者高校(地市)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等奖教学成果应在教学改革实践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经过不少于2年的实践检验,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全省或者高校(地市)的一定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二)成果主持人及参与人要求

成果主持人及团队应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个人及团队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主持人应当直接参加了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和总结的全过程,做出主要贡献,并至今仍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单位集体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该成果应体现单位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的全过程,并以该单位为主提供条件保障。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共同完成的,可联合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已经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不得重复申报。

退休人员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必须是一直从事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没有间断,其成果仍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申报教学成果的团队中来自一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员、县级教师发展机构教师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团队人数的40%。

四、申报及推荐程序

(一)个人申报

申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由成果主持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二)单位推荐

各单位受理个人申报材料,以单位名义向学校推荐,并做好推荐成果主持者、参与者的资格审查,确保思想政治过硬、师德表现良好,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三)学校评审

学校邀请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确定校级成果奖励等级,并按要求进行公示,完成推荐工作。

五、材料报送要求

(一)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附件2)一式三份,电子稿PDF格式。具体填报要求见附件1中的《<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

(二)申请书指定附录模板(附件3)一式三份,A4纸打印,双面印刷,竖装。电子稿PDF格式。成果报告、关于成果内容的视频介绍、关于实践过程及效果的佐证材料等具体报送要求见附件1中的《<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填报事宜的说明》。

(三)视频材料按MP4格式制作,播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大小不超过500M。视频需直观、形象地介绍成果的主要内容、特色等,着眼于弥补文字材料的不足。如果文字材料可以说明有关问题,也可不提供视频介绍。

(四)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附件4)一式一份,单位汇总,教学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

每个项目材料要用厚牛皮纸袋装好。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并将《申报表》封面(复印件)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袋的两面。

各教学单位请于5月19日10点前,以学院为单位按上述要求将成果奖申报材料交教务处教研科(行政楼336房间),教务处不接收个人材料。同时,将电子稿(压缩打包)发至教学研究科邮箱hndxjyk@126.com,或者用U盘报送。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风华 宋新学 刘靖

联系电话:22663120

附件:

1.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

2.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表

3.申请书指定附录(模板)

4.2025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4月28日

  
                                               
                                                                                                           2025年04月28日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